互联网是这场革命的核心力量。从BBS到门户网站,从博客到微博,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改变着舆论生态,重塑着公共生活。历史上从未有哪一个时代,如今天这样,能让普通个体拥有如此之大的话语权。
在我们身边,4.85亿网民,近两亿微博用户,每天数千万条原创微博,构成了一副“众声喧哗”的图景。对于中国而言,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前进道路上不仅要破解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之难题,更要直面信息革命、新媒体给公共治理带来的挑战。如何理性认识今天的网络舆论生态,如何辩证看待网络世界的“众声喧哗”,如何促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创新社会管理?这一切不仅需要深刻的洞察,更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对这些问题充分讨论、求取共识,则是谋求变革与进步的前提。
“聚焦网络舆论生态系列访谈”共分三期,邀请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网民代表,全方位探讨今日中国网络舆论生态格局,为网络舆论生态良性发展建言。
访谈嘉宾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叶 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邓建伟 广东省公安厅宣传处处长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韩立勇 资深网友、天涯论坛前版主
祝华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一年前的9月16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案,拆迁户钟家姐妹被基层官员堵在机场女厕所里。微博转发数是8000条。
今年4月“药家鑫杀人案”一审宣判,上海一位学者在微博上发帖,“凡转发一次我的微博,我将为被药家鑫杀死的女人的孩子捐款一元人民币。”7天多时间里,这条微博被转发37万次。
“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为最后一位获救的小女孩伊伊捐款一元”的微博,24小时内被转发90万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一年时间内,由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制造的全国舆论热点就从8000激增到90万。网络给了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发表信息、发表意见的广阔平台。
网络上呈现出来的舆论生态,该怎样去看待?网络民意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社会民意?敬请关注本期话题。
谁在网上发言?
互联网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了表达机会
名人、百姓、官员、“职业评论员”是构成网络舆论生态的主要力量
微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网络舆论生态
记者:今天,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冲击。互联网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平台。中国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但同时,今天的网络舆论生态构成也纷繁复杂。
汪玉凯:网络时代和过去不一样之处在于,过去,政府可以很容易通过主流媒体塑造强大的舆论,构成主流表达。但是,网络时代则有更多的声音出现,这使得舆情态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祝华新:上世纪90年代是BBS的时代。例如天涯网、人民网强国论坛。普通网友在这里可以有充分的表达,真实的反馈。今天则进入了微博的时代,首先要承认,众声喧哗是社会舆论场的常态。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探讨,如何使网络舆论生态,更加良性、更加健康。
喻国明: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传播。而互联网则展现出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方式,给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表达机会。
微博限定在140个字,本身很弱小,有的时候,140个字很难把你想表达的说清楚。但就是这140个字,掀起了巨大的改变,这是它的传播特性在起作用。与博客不一样,微博本质上是一种“点对面”的即时通讯工具,通过社会传播,成为一种“生活化媒体”。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局部的问题,都有可能在微博上引发和此事毫无关系的人群关注,制造巨大的舆论场。
韩立勇:微博形成的网络舆论和过去的网络舆论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微博的传播功能上:一是传播的速度更快,方式更发散,第二是社交功能大大增强。这两个特征让很多名人使用微博的效果更好,“粉丝”越来越多。同时,政府官员也开始意识到微博的传播特性和社会价值,所以以前官员开博客的人不是很多,但现在开微博的就太多了。
邓建伟:微博渗入到社会方方面面、无孔不入,人们可以不分时空使用微博。据统计,广东的手机用户超过9100万,互联网用户超过5000万。现在大多数手机都有照相功能,再加上微博,就形成了“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人人都是评论者”的舆论局面。
我们广东公安选择开微博,实际也是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浪潮。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我们通过微博和民众进行交流沟通,做信息发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我们感到,微博在这些方面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叶青:从我的感受看,微博上的发言者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名人,比如姚晨,大家很关注这些明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第二类是普通百姓;第三类最近一年发展很快,是官员群体;第四类是职业评论员,包括一些媒体从业者和网络评论者,他们对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有比较高的关注率。
陈昌凤:一般而言,名人微博易受关注,转发量也高,更呈现出一种“媒体特征”。普通民众的微博影响力,除非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事件,受到的关注不会太大。但是这类微博也很活跃,意见多元而分散,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这要算微博的两个层次。
利大?弊大?
网络提供了新的渠道,提供了公民参与的接口,带动了社会进步
网络本身是一个中性的平台和工具
负面信息的背后往往是负面情绪,网络为负面情绪提供了宣泄的途径
记者:谈到网络舆论,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网络保障了公民的表达权,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和自由流动。另外一种声音认为网上充斥着不实言论和极端情绪,容易误导公众,撕裂社会。对这两种声音该怎样看待呢?
喻国明:在我看来,目前中国的网络发展还处于“孩童期”,也就是说有一些任性、不讲规矩或者是随意、不负责任。但从发展角度来说,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潜力。如何评价,要跟我们过去和现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状况联系起来比较。
总体上,我认为网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网络提供了新的渠道,提供了公民参与的接口,带动了社会进步。应当把它看作社会生态中正常、合理的组成部分。
至于说其中掺杂一些虚假信息乃至造谣诽谤,如果对他人或者是国家利益造成了损害,就应当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惩处。
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网络的“极端化”表达,这也引起很多人忧虑。但如果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是由于当事机构对网络意见不做负责任的回应,甚至采取蔑视、冷漠的态度,结果引发更大更猛烈的抵触声浪。反过来说,如果当事机构用平等、积极沟通的态度进行网络交流,网络环境当中的理性气氛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陈昌凤:网络本身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客观上说,互联网确实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传播信息、表达声音的平台。
至于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首先要看这些负面信息的背后,是不是客观存在一种负面情绪,这种情绪是人们传播负面信息的内在情感动机。从传播规律上说,舆论具备一种类似于“排气阀”的功能。当社会某种情绪积蓄的时候,这种功能提供了宣泄的途径,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情绪的消减。现在网络尤其是微博提供了这种宣泄途径,也会对消减社会负面情绪有正面影响。
网络民意=民意?
微博意见≠网络民意≠公共民意
网络是便捷直观表现民意的有效方式
网络民意是社会民意的组成部分
记者:中国的网民数已经突破了4.8亿,今天的网络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全体网民,这种网络舆论又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社会民意?
叶青:我觉得这种代表性应该是一天比一天大,因为上网开博客、写微博的人越来越多。每一个人后面,可能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群体,对他们所代表的民意不能忽略。到目前为止,微博是最便捷、障碍最少、最直观表现民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这并不是取代或者排除其他媒体的功能与作用。
陈昌凤: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网络民意跟实际民意之间还有差别。比如,现在微博通过实名、认证等方式越来越“去虚拟化”,很多时候,就是把社会阶层直接搬到了微博上。比如说现在文化界名人、娱乐界名人、商界名人和政界要人这几方面的人物在微博上受到的关注最多。这部分人数在微博上并不多,但影响舆论的力量并不小。
我观察过一个事情,就是日本地震海啸之后国内有些地方出现的“抢盐风波”。我随机统计了“抢盐风波”中的微博言论,差不多95%都是在辟谣,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去谈盐的问题。但现实是很多地方仍然在抢购食盐。这就产生了现实民意和网络舆论之间的区别。在微博上,名人的言论得到强化,而现实的民意,应该是更大众、更多元、更基层一点。
喻国明:微博的民意跟网络的民意之间不能画等号,网络的民意跟现实社会整体民意之间也不能画等号。虽然不能“画等号”,其中还是有内涵联系,也就是说网络民意是社会民意的一个组成部分,微博民意也是网络民意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说它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民意,就说它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只是说我们要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去认识、把握这种民意。要分析这种民意是哪些人在表达,或者是说具有哪些社会特征,这样就会比较清楚。
韩立勇:网络民意是社会民意的组成部分,我觉得网络表达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话语表达方式和网络关注度之间的关联。要想赢得更多的网络关注,就要在表达方式上向大众群体倾斜。所以,不管名人也好,商人也好,官员也好,如果在网络上还采取比较“强势”的语言,效果不见得就好。
汪玉凯:一个公共事件在网上传播过程中,最后有没有形成“主流民意”很重要。在一定时期内,当事实披露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反映出主流民意。随着事实披露得越来越多,越接近真相,主流民意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对事件本身发展的一个真实反馈。
所以我认为要重视主流民意。网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参与一个事件的表达,里面有很多不理性的东西,但要看主流声音是什么?多数情况下,主流民意是有道理的,应当在这种情况下审视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政策、我们的工作。当然,从网友之间来讲,通过主流民意的形成,也在自动校正其他网友的想法与言行。
如何看待“两个舆论场”?
民间的舆论场和官方的舆论场时常吻合
打通“两个舆论场”,需要民众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
打通“两个舆论场”,政府负有更大的责任。应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
记者:有人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构成的舆论场,一个是BBS、博客特别是微博客构成的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经常存在一些隔阂,甚至有的时候存在一些尖锐的对峙。今天,无论是政府的公共治理,还是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都存在挑战,就是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促进两个舆论场顺畅沟通和良性对话。
汪玉凯:其实,民间的舆论场和官方的舆论场之间时常会有吻合。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2008年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官方主流宣传的声音和网络的声音就是对应、高度统一的。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和西藏“3·14”事件,这三件事情通过网络反映出来的民意,不但和政府完全保持一致,而且超出了政府预期。
2008年西藏发生“3·14”事件,网民几乎全站在政府立场上,形成网络舆论。
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网民动员全球华人华侨保护奥运火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在所有信息被中断的时候,最早从北川传来的信息通过QQ发出后,网民率先在网上动员向地震灾区捐赠,很多网友自发去救助。
祝华新:应当看清楚民间舆论场的方位,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比如,推动政务公开,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触摸民意脉搏,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不要与主流民意对抗。
打通两个舆论场,呼唤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但政府显然负有更大的责任。官方媒体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认真反映和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疏通和激活体制机制,让社会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为人心活血化淤,是减少社会舆论对抗性的关键。
“大众麦克风时代”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网上网下的社情民意,需要更敏感、更体贴,更有人情味,遇事也更有担当。
|